魏观·为官·微观

 时间:2019-05-08 02:57:58来源:东方头条

魏观,蒲圻(今湖北赤壁)人。早年是个文人兼隐士。古代文人之“隐”,类别太多。所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魏观之隐,可能属于“以隐求仕”类型。加之他出生于元末,乱世归隐,一来安全,二来可以求个隐者名声。毕竟那时候的文人大都有“治国安邦”之念。

魏观像(苏文绘制)

1364年的元朝已经是穷途末路了。朱元璋在这一年称吴王。而名声在外的魏观,也在这一年被朱元璋聘为国子助教。这个职位主要是给皇子、胄子搞学习教育工作的。1367年的时候,魏观又转任两淮都转运使。他先后两次奉朱元璋之令访求贤能,给朱元璋推荐了一批可用之才。

就这个时间节点、就他做的事而言,魏观算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了。毕竟是跟着朱元璋阵营混的,所以在明朝建立之后,魏观为官之途还是颇为顺畅的。立国的那一年,朱元璋建了大本堂,把将来的国家希望交给魏观来教育,魏观在这时候成为了太子及诸位王子的老师。洪武三年升职为太常卿。

洪武四年,祭祀孔子,魏观没有按时呈上奏章,朱元璋发怒了,就把他贬谪到龙南县去做县令。过不了多久,朱元璋觉得可能处理得有点过分了,又把他召回担任礼部主事。

苏州这块地儿一直是朱元璋的心病。至正十三年(1353年)起兵的张士诚在高邮称王,国号周。至正十六年(1356年),张士诚把苏州定位其国都。朱元璋后来将其灭亡,但作为张士诚国都的苏州,朱元璋多少是有些担忧的,毕竟张士诚在此经营了十几年,树倒老根在,怕其势力在这里根深蒂固,所以选派的官员也都要深思熟虑。最初选派的是叫陈宁,此人为政十分苛刻,为了完成征收农业税任务,把那些抗税户抓起来,用烙铁烙,得了个外号叫“陈烙铁”。这事传到朝廷,朱元璋也觉得这样下去很不妥,官逼民反的事儿,他很清楚。在朝臣的举荐下,魏观作为苏州知府的接替者,得到了朱元璋的首肯。朱元璋还派遣他淮西起事时的老部下、都指挥使蔡本任苏州指挥使。这样既可辅佐魏观掌军事,又可互相监督。

魏观当上苏州知府之后,他一反陈宁的为官之道,他首先除其苛政,以明教化、正风俗为主要任务。并重修孔庙,聘请郡中士人周南老、王行、徐用诚与教授贡颖之制定学仪,同时聘用高启、王彝、张羽等一批学有专长的人订正经史,大兴文教。一年的时间,魏观把苏州治理得课绩天下第一。就这政绩,苏州是留不住了。次年三月,朝廷要给他升职,调他任四川行省参知政事。谁知苏州的老百姓不干了,乡绅民众,排队请愿,要留下魏观继续在这里当父母官。朝廷听到奏报,觉得既然百姓强留,说明魏观在此深受爱戴,就成人之美,收回了成命,继续让魏观留在苏州。

也就是这个颇似蝴蝶效应的事儿,让魏观的为官之路走向了尽头,还搭上了性命。如果不是百姓请命留下魏观,他就去四川当官了。人生轨迹或许又是另一番景象。

这一切要从迁建府治说起。魏观把知府衙门选在了之前张士诚占据苏州后选定的王宫的废墟之上。同时,疏通锦帆泾。这是苏州子城西边的河道,张士诚进行过一番治理,后因战争破坏,大部分淤塞。为方便水上交通,魏观决定对其进行疏浚。这两项工程均属市政建设,所以没向朝廷报告就动工了。

本来若没什么特殊情况,这知府衙门建了也就建了。可是这时候蔡本出来搞事情了。蔡本和魏观同来苏州,一方面,二者交集不多,所以魏观遇事基本不跟他商量,只是同一批文人打得火热,蔡本觉得魏观瞧不起他这个武将。另一方面觉得自己比魏观更早跟着朱元璋混,现在魏观完全盖过了他的风头。苏州百姓只知道念魏观的好,却没有他蔡本什么事。他知道魏观清廉勤政,不贪污不受贿,想整他不容易。早就对魏观不满的蔡本终于等到了致魏观于死地的机会。他屁颠屁颠地向朱元璋举报,说魏观在张士诚王宫基地上大兴土木,这是“有异志”啊,同时检举高启为新建的府治写的《郡治上梁文》中有“龙蟠虎踞”之语句。

魏观是什么人朱元璋还是清楚的。他不相信魏观有称王的野心。但是他这个人很多疑,他又命御史张度前往调查。虽然调查结果只是搞了两项工程,但张度在汇报时却说魏观的行为是“兴灭王之迹,开霸主之泾”,即蓄意恢复张士诚时的旧观。朱元璋本来对苏州不大放心,生怕张士诚的残渣余孽伺机反叛,现在听说魏观他们搞这样的东西,这与给张士诚招魂何异?他不由地火冒三丈,杀心顿起。

朱元璋要杀的,首当其冲的是高启,其次才是魏观。为什么这么说呢,高启虽然是此案中的从犯,可是刑罚是最重的。因为他早前得罪了朱元璋。洪武二年要编《元史》,朱元璋就曾启用高启,高启当时辞职不干,朱元璋觉得很没面子。如今派魏观到苏州,魏观一出马,你就跟着他出谋献策,这是意欲何为?难道我朱元璋的话还不如他魏观?如今你在张士诚的废墟王宫上写出“龙蟠虎踞”的诗文来,这简直是大逆不道。

朱元璋越想越气,结果,魏观被斫杀。高启被腰斩,被截为八段。王彝等众多文化名人亦惨遭杀戮。

魏观、高启被杀后,朱元璋冷静下来,觉得自己有点过头了,便允许死者家属收葬,但没有给予平反。

这就是明初震惊朝野的“魏观案”。魏观为官,可谓是兢兢业业,短时期的为官生涯业绩彪炳。洪武四年的被贬如果说是伴君如伴虎,那洪武七年被杀,可谓就是皇帝借助魏观案来告诫江南士子,你们别想搞出什么幺蛾子来,好好和大明王朝合作,做个老实的顺民。这也难怪朱元璋会说“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寰中士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这样的话语了。

古代人做官,生死往往就在皇帝的一念之间罢了。